生活方式医学

中国代谢性疾病高发的态势和因此引发的大病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并没有明显的改善。代谢性疾病防治工作要突破以诊疗为中心,要在改变生活方式,在非药物干预方面集成创新,在全方面全方位全周期医疗服务上下狠工夫。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终身荣誉理事长白书忠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个人的健康与寿命,60%取决于生活方式,17%取决于环境因素,15%取决于生物学遗传因素,只有8%取决于医疗卫生。

生活方式医学

生活方式医学是指通过对疾病患者及患病高危人群的生活方式进行非药物干预,如膳食调养、运动治疗、心理解压、关系建设等,达到预防、控制和逆转疾病的效果,目前已成为国际上积极倡导的全新学科和概念。

今天的医疗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生活方式医学迅速发展,正成为主流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血液疾病等慢性病,无法通过药物或手术彻底解决,但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却能起到预防、管理甚至逆转疾病的作用。

生活方式医学是一门新兴医学专科,针对慢性疾病的成因,通过对生活方式的循证医学改良,以非药物,非手术的方式达到慢性疾病的预防,逆转与康复的目的。

2017年美国率先举办生活方式医学专科认证考试,并逐步纳入全民医保体系,成为慢性疾病的一线治疗手段。随后,世界各国纷纷成立生活方式医学会,积极参与这次全球性的健康运动,以此作为各国医疗改革的重要方向。

我国政府于2016年和2019年分别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健康中国行动计划"中,着重提出"建立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和"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全民健康理念.生活方式医学在中国的落地发展将成为"健康中国"的重要学科抓手,为全民健康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防治健联体

中国代谢性疾病的患者数量庞大,防治不能仅仅依靠药物与手术,为此,要推进开展代谢性疾病防治健联体发展,推动科学营养与运动的干预,倡导医务人员和社会企业为推动人民生活方式改变做贡献。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理事长王文中

健联体的构建与实施

一. 健联体的概念:

以健康为中心,以“防大病、管慢病、促健康”为核心服务内容,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和健康管理(体检)机构为主体的健康管理联合体,简称“健联体”。
健联体的组织结构与服务内涵:
(1)健联体是以健康为中心,以助力健康中国为目标;
(2)健联体是以基层医疗机构和健康管理(体检)机构为主体;
(3)健联体是以区域核心医疗机构为依托;
(4)健联体与疾控中心及妇幼保健、康复、康养等机构相联合;
(5)健联体以健康管理适宜技术、信息技术和健康保险为支撑。
健联体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新模式,是卫生工作战略前移和下沉的重要举措。

二. 健联体的核心服务内容:

(1)防大病:针对癌症、心脏病、脑卒中、慢阻肺、慢性肾脏病等,开展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实现早防、早诊、早治,提高大病防治水平,降低过早死亡率。
(2)管慢病:对慢性病高危人群,强化生活方式干预,降低个体慢性病发病风险,降低和延缓慢性病的发生。针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代谢失偿性疾病开展规范管理,控制并发症。
(3)促健康: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健康素养和自我健康管理的能力,控制风险因素,实施零级预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三. 健联体与医联体的关系:

健联体和医联体虽然在出发点和实施主体上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健联体是医联体的重要补充,医联体是健联体的重要支撑。健联体和医联体是健康中国建设的主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