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学主要服务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健康体检、健康与健康风险评估和干预、健康监测与医学物联网服务、慢性病的监测与跟踪,持续管理、健康咨询服务等,概括为防大病、管慢病、促健康。
健康教育是健康维护的重要手段,通过构建公益性健康教育平台和机制,广泛开展对患者和易患人群的健康科普教育,以及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教育和医务人员的专业教育。
健康管理专家共识
一. 健康管理概念与学科内涵:
(健康管理的概念(定义)表述:以现代健康概念和新的医学模式以及中医治未病为指导,通过运用管理学的方法和手段对个体或群体整体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评估、有效干预与连续跟踪服务的医学行为及过程。其目的是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的健康效益。
健康管理的概念内涵:
① 健康管理是在健康管理医学理论指导下的医学服务;
② 健康管理的主体是经过系统医学教育或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的医务工作者;
③ 健康管理服务的客体是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亚临床人群)、以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期或康复期人群;
④ 健康管理实施重点是“零级预防”,对慢性病风险因素实施评估和有效干预,预防慢性病的发生,对慢性病实施规范管理和控制;
⑤ 健康管理重要的支撑点是健康管理适宜技术、信息技术以及商业保险的进入和人才队伍建立。
二. 健康管理学的范畴:
健康管理学是在健康医学理论指导下,集医学科学、管理科学与信息科学于一体,重点研究健康的概念、内涵与评价标准、健康风险因素监测与控制、健康干预方法与手段、健康管理服务的模式与实施路径、健康信息技术标准以及与健康保险的结合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
三. 健康管理学的概念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健康管理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医学学科,它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研究的对象与范畴、服务模式与人群,从理论到实践都具有很大的创新性。因此,它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医学科技创新体系之一。
健康教育是一种公益事业,注重互动和参与,确保效果,将采取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线上线下健康讲座、小组讨论、远程课程、健康科普资料分发、短视频、公众号、训练营,家庭课堂等等。
以“防大病、管慢病、促健康”为核心,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公益活动
一. 政策支持
国家以及政府相关部门自2010年以来颁布的很多重要文件,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健康管理发展。《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要》《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相继颁布,吹响了以提高人民健康为核心、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战斗号角,开启了“健康中国”建设新纪元。以大卫生观、大健康观为指导,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努力实现医学目的和医学服务模式转变的新局面将逐渐出现。
二. 健康管理非医学服务
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将有更多的企业加入到健康产业,其中利用健康管理的概念、相关技术方法、产品,结合中医养生、保健等技术方法开展非医学的健康管理服务的健康管理服务公司较快发展,成为我国健康服务业的新生力量。
三. 在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中,充分发挥健康管理的作用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制订了《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意见中指出,聚集当前和今后一般时期内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突出问题,实施疾病预防为主的制度体系,持之以恒加以推进,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提高生活质量。行动意见中特别提出要开展妇女儿童健康管理、职工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和糖尿病、慢阻肺患者健康管理。行动意见的指导思想、行动的内容和主要任务落实措施与我们的健康管理的理念、服务模式、技术方法完全一致。健康管理的从业人员和健康管理机构将在实施健康中国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 在健康产业尤其是健康服务业充分发挥健康管理的作用
国家发改委等21个部委联合制定《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提出发展优质健康管理。一是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为普及健康管理的重要抓手,增加规范化的健康管理供给,重点增加慢性病、职业病高危人群健康体检、健康风险评估、健康咨询和健康干预服务,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和考核评价机制;二是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系统化建设与应用,全面对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逐步融入更广泛的健康数据;三是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差异化、定制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包,探索商业健康保险作为筹资或合作渠道;四是通过优质健康管理,推广落实健康管理的智能化,实现智慧健康管理。
伴随着健康中国建设的广泛开展和健康中国行动深入实施,健康管理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我们要抓住机遇,勇于创新,不懈努力,聚力前行。中国的健康管理事业一定能够从世界范围内的跟跑者成为领跑者,为健康中国建设,为提高国民健康贡献力量。